跑马拉松对身体的好处与坏处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13:25
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跑步运动,全程距离达42.195公里。跑马拉松对身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,既有着诸多益处,如提升心肺功能、增强肌肉耐力等,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,如运动损伤、关节损伤等。
提升心肺功能:在跑马拉松过程中,身体需氧量急剧增加。为满足身体需求,心脏必须更加努力地泵血,使血液循环加速,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。肺部也会加快气体交换,以摄取更多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。长期坚持参与马拉松训练和比赛,心脏肌肉会逐渐增厚,心肌收缩力增强,每次心跳输出的血量增多,心脏的泵血功能显著提升。同时肺部的通气量和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大幅提高,肺活量增大,从而使心肺功能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,为身体提供更强大的氧气供应能力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增强肌肉耐力:跑马拉松需要长时间保持跑步姿势,这对全身多个肌肉群,尤其是下肢的股四头肌、腘绳肌、小腿肌群以及臀部肌肉等提出了极高的耐力要求。在持续的运动过程中,这些肌肉不断地进行收缩和舒张,肌肉纤维得到反复刺激,促使肌肉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增加、体积增大。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的增加,意味着肌肉细胞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氧气产生能量,从而大大增强肌肉的耐力和持久力。长期跑马拉松能让肌肉适应长时间的运动负荷,减少疲劳感,使身体在日常活动和其他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耐力水平。
改善新陈代谢: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,在跑步过程中,身体的新陈代谢会被极大地加速。身体为了维持长时间的运动,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,此时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会被快速分解,为身体供能。这种高强度的能量消耗不仅在运动过程中持续进行,在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,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会维持在较高水平,继续消耗能量。长期坚持跑马拉松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效率,促进脂肪燃烧,对控制体重、预防肥胖以及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都具有积极作用。同时新陈代谢的改善还能促进身体内各种物质的循环和更新,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健康运作。
运动损伤:过度训练或准备不充分地参加马拉松比赛,可能导致身体疲劳、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。
关节损伤:长时间高强度的跑步对膝关节、踝关节等关节的压力巨大,可能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,增加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病几率。
其他损伤:跑马拉松过程中身体大量出汗,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容易引发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,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心脏、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。
跑马拉松对身体的影响利弊共存,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,科学合理地参与马拉松运动,对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,若因跑马拉松出现身体损伤或不适,及时治疗与调整运动方式刻不容缓。
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,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。逐步增加跑步的距离和强度,让身体有足够时间适应马拉松的运动负荷。进行多样化训练,包括长跑、间歇跑、交叉训练等,全面提升身体的耐力、速度和力量。同时给身体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,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疲劳和受伤。
跑马拉松前,要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为身体储备足够能量。比赛过程中,按照身体需求,适时补充能量胶、运动饮料等,以维持血糖水平,防止能量耗尽。比赛结束后,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,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。
跑前、跑中、跑后都要注意补充水分。跑前适量饮水,跑中每隔一段时间少量多次饮水,防止脱水。要注意补充含有钠、钾等电解质的饮品,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,避免因电解质紊乱引发身体不适。